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Fritillaria unibracteat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暗紫贝母
Fritillaria unibracteata
中国植物志>> 第14卷 >> 百合科 Liliaceae >> 贝母属 Fritillaria

11. 暗紫贝母 松贝,冲松贝 图版27: 1

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. C. Hsia, 植物分类学报 15(2): 39, 图4, 2-3. 1977.

在植株长15-23厘米。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,直径6-8毫米。叶在下面的1-2对为对生,上面的1-2枚散生或对生,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3.6-5.5厘米,宽3-5毫米,先端不卷曲。花单朵,深紫色,有黄褐色小方格;叶状苞片1枚,先端不卷曲;花被片长2.5-2.7厘米,内三片宽约1厘米,外三片宽约6毫米;蜜腺窝稍凸出或不很明显;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,花药近基着,花丝具或不具小乳突;柱头裂片很短,长约0.5-1毫米,极少能长达1.5毫米。蒴果长1-1.5厘米,宽1-1.2厘米,棱上的翅很狭,宽约1毫米。花期6月,果期8月。

产四川西北部(松潘、若尔盖、马尔康、刷经寺、洪源、理县)和青海东南部(兴海、河南、果洛、班玛)。生于海拔3200-4500米的草地上。

本种具1枚苞片,苞片先端不卷曲,柱头裂片很短,长0.5-1毫米(在四川西部极个别标本长可达1.5毫米)等特征与上一种很相似,但花深紫色,有不明显的小方格或几无,易于区别。

本种过去常被错误鉴定为川贝母 F. cirrhosa D. Don 和康定贝母 var. ecirrhosa Franch.(中药志1: 222,彩图21,1959年),也有被错误鉴定为 F. roylei Hook.的(中药通报4: 340-3419, 图1,1958年;中国药用植物图鉴49. 1960年),应予以改正。本种为药材“川贝”的主要来源。在四川若尔盖、小金、南川等县有少量栽培。据四川医学院同志观察,本种在火烧山以后,无性繁殖异常迅速,每人每天可收挖2 000多个鳞茎,约达一斤半。无性繁殖方式多种多样,有的从鳞茎伸出1-4条长5-6 (-14) 厘米的走茎,走茎中间或末端长出新鳞茎;有的在茎的下部,上下长出两个鳞茎,如串珠状,下面那个鳞茎深埋土中,可达26厘米之深。

在过去一些药书上曾有松贝 F. sungbei Hsiao et K. C. Hsia 的名称,即为本种之裸名。因松贝为药材名称,有多种来源,故改用本名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4卷 10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27: 1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